帆船時代
據記載,遠在公元前四千年,古埃及就有了帆船。中國使用帆船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。從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,是帆船發(fā)展的鼎盛時期。15世紀初中國航海家鄭和遠航東非,15世紀末C.哥倫布發(fā)現新大陸,他們的船隊都是由帆船組成的。在帆船發(fā)展史中,地中海沿岸地區(qū)、北歐西歐地區(qū)和中國都曾作出重大貢獻。19世紀中葉美國的飛剪式快速帆船,則是帆船發(fā)展史上的最后一個高潮。不同地區(qū)的帆船,在結構、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。
地中海的古帆船
埃及出土的一件公元前四千年的陶器上繪制有最古的帆船的圖象。船的前端突出向上彎曲,船的前部有一個小方帆,這種船只能順風行駛,無法利用旁風。公元前2000~前1600年,腓尼基人、克里特島人和希臘人都先后在地中海上行駛帆船。克里特島人的帆船兩端翹起,單桅懸一方帆,這種船型在地中海應用了幾千年之久。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帆船備有槳,只在進出港口和調度時才使用。古希臘帆船干舷高,耐波性好,單桅上掛方帆,船尾兩側有巨大的尾槳,起舵的作用。船首伸出的桅桁上增一小帆便于操縱。單桅橫桁上邊增設三角頂帆。古羅馬的帆船又有改進,增設前后三角帆,船的操縱性能得到改善。
古帆船
北歐和西歐帆船
公元9~11世紀北歐的維京人,是當時世界上優(yōu)秀的航海民族,航跡遠達格陵蘭和北美。他們用當地出產的橡木造出了適航性能良好的帆船。這種帆船長約30米,寬約6米,首尾形狀接近對稱,有龍骨和首尾柱。外殼板搭接并用鐵釘相連。船上樹單桅,裝有支桅索,掛一面方帆,能在橫風下行駛。船形瘦削,耐波性優(yōu)于地中海帆船。
1492年,C.哥倫布率領西班牙船隊到達西印度群島。他所乘坐的“圣瑪麗亞”號,是一艘長28米、排水量約200噸的三桅帆船。1497年,V.da.伽馬率領葡萄牙船隊繞過好望角發(fā)現通往印度的航路。1519~1522年,F.麥哲倫率領的西班牙船隊完成了環(huán)球航行。這一系列地理上的發(fā)現,大大刺激了歐洲航海和造船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16世紀以后,歐洲帆船的排水量逐漸增大到500~600噸,帆具日益復雜,三桅船漸趨普遍,帆面不斷增大。大桅上增裝了頂桅和頂帆,主帆下裝了底帆,桅的支索上張了三角帆,船上整個空間都張滿了帆,航速得到提高。1800年前后,英國繼葡萄牙、西班牙之后成為最大的海上強國。英國及其殖民地擁有海上帆船達5000艘。
“圣瑪麗亞”號
飛剪式帆船
這是起源于美國的一種高速帆船。前期的飛剪式帆船,可以1833年建造的“安·瑪金”號為代表,排水量為493噸。飛剪式帆船船型瘦長,前端尖銳突出,航速快而噸位不大。19世紀40年代,美國人用這種帆船到中國從事茶葉和鴉片貿易。以后美國西部發(fā)現金礦而引起的淘金熱,使飛剪式帆船獲得迅速發(fā)展。1853年建造的“大共和國”號,長93米,寬16.2米,深9.1米,排水量3400噸,主桅高61米,全船帆面積3760平方米,航速每小時12~14海里,橫越大西洋只需13天,標志著帆船的發(fā)展達到頂峰。19世紀70年代以后,作為當時海上運輸主要工具的帆船,被新興的蒸汽機船迅速取代。
飛剪式帆船
中國帆船
中國帆船也有二千多年的歷史。據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記載,秦王朝曾派徐福攜帶童男童女及工匠人等數千人,乘船出海。三國時代東吳太守萬震所著《南洲異物志》中,有關于訪問今日的柬埔寨、越南等地所乘大船的記述。唐代與日本文化交往頻繁。中國當時的帆船已能駛側向逆風,有較好的耐波性。唐貞觀年間,從今溫州至日本,僅需6天;以后能以3天時間從中國鎮(zhèn)海駛抵日本。宋代造船和航海事業(yè)均有顯著進步。當時所造海船能載500~600人,并已使用指南針羅盤,航程遠及波斯灣和東非沿海地區(qū)。1974年在福建省泉州灣出土一艘宋代海船殘骸,船體瘦削,具有良好的速航性能和耐波性,船內有12道水密隔壁,船側外殼板由三層杉木板組成,結構堅固,估計船全長約35米,載重量200噸以上。明朝初年,鄭和曾率領龐大的船隊于公元1405~1433年間七次遠航,遍歷東南亞、印度洋各地,遠達非洲東海岸。據記載,鄭和所乘“寶船”長44丈,寬18丈,有12帆,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優(yōu)秀帆船。
中國帆船的構造和歐洲帆船不同。歐洲帆船兩端尖而上翹,中國帆船則兩端用木板橫向封閉而形成平底的長方形盒子。舵位于尾部中心線上,尾部造成樓形高臺,以防止上浪。船內有多道水密隔壁,結構堅固。中國帆船的帆是橫向用竹竿加強的“硬篷”。這種平衡縱帆,操作靈便,能承受各個方向的風力。15世紀時,中國帆船無論在尺度和性能上都處于領先地位。16世紀以后,歐洲帆船才逐漸超過中國帆船。
“徐福東渡”
來源 : 中國航海學會